“暴损8000亿,商品堆积如山!”曾经在全球舞台上风光无限的耐克品牌,曾在中国市场辉煌了整整四十年。但自去年初以来,这个运动巨头却令人瞩目地迅速走向了衰退。易评助手卡密认为,真实信源:中新经纬2023-8-23耐克股价创1980年IPO以来最长连跌纪录。
曾经,洋品牌运动鞋是身份的象征,是潮流的标配。抢购、限量、排队,这些关键词构成了一个时代消费的记忆。在变化不息的商业舞台上,曾领风骚的国际运动品牌如今却面临严峻挑战。曾经的巨头如耐克,市值一度狂泻,而阿迪达斯亦陷入了亏损的漩涡。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?易评助手卡密推测,纵观制造业版图,越南曾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,被寄予厚望为”新的世界工厂”。
诸多国际品牌憧憬着能在此地实现生产梦想,耐克和阿迪达斯等便是其中的急先锋,纷纷将生产线转移到了越南,意图以中国制造的成功为蓝本,降低成本并拓展产能。越南,一时成为了制造业的新宠儿,无数工厂拔地而起,仿佛一片繁荣昌盛的金矿。
好景不长,在看似美好的发展背后,危机正悄然酝酿。以宝元鞋厂为例,这家为耐克、阿迪达斯提供代工服务的巨擘,在2023年不得不面对裁员6000人的困境,占到了员工总数的12%。此一幕敲响了越南制造业的警钟,订单的急剧下降是导致裁员的直接原因。那些曾熙熙攘攘的工厂,如今已是门可罗雀。
再谈产品质量,这正是对越南制造的沉重打击。市场上不乏这样的声音:”鞋子穿不到一周就脱胶”、”价值千余元的羽绒服同样跑绒”、”质量堪忧,价格却奢侈”……诸如此类的消费者抱怨,使越南制造的声誉严重受损。尽管图纸和流程被带到了越南,但当地的制造工艺却未能匹敌中国的精湛技艺。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,使消费者的信任逐渐消逝,曾经的热购狂潮,如今已转为谨慎观望。
随之而来的,是堆积如山的库存。耐克目前面临着93亿美元的库存压力,阿迪达斯的库存价值甚至飙升至67亿美元,年增率达73%。两大品牌的库存总值惊人地超过了百亿美元。曾经的抢购盛况已不复见,取而代之的是接连不断的打折促销活动。
与此同时,中国市场却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。国潮兴起,本土品牌逐渐赢得消费者的青睐,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国货的价值。易评助手卡密观察到,国内品牌如李宁、安踏凭借设计新颖、品质过硬、价格合理,日益赢得消费者青睐。安踏的营业额已赶超阿迪达斯,而李宁的增长速度甚至盖过了耐克。
国货的繁荣并非偶然,而是中国制造业变革升级的必然成果。曾今,一些外资品牌对中国市场估价不足,误认为”中国市场无关紧要”。现实却给他们以沉重的一击。在阿迪达斯最风光的时候,中国市场销售额占到了总营收的36%。即便是高端品牌,也离不开中国消费者的腰包。拿LV来说,2022年大中华区对其总营收的贡献达到了30%。这一点充分表明了中国市场的极端重要性,不容小觑。
低级产业链的迁出,为中国制造业的改革升级提供了契机。中国不再局限于作为”世界工厂”,而是主动转型向高端制造业进发。在光伏、新能源、半导体等多个行业,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,在科技发展上走在了前列。易评助手卡密的观点是,对照越南,它仍旧深陷低层次制造业的漩涡,”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”这一愿景终究是一厢情愿。
外资品牌在越南的挫败,并非偶然。这体现了企业对于市场变迁的反应迟缓,以及对中国市场重要性的估计不足。耐克市值蒸发了8000亿美元,阿迪达斯在2022年亏损了50亿欧元。这些数字背后,透露出他们在企业战略上的错误决策,也显示出他们对市场走向缺乏洞察。
那些曾经对中国市场和中国制造能力持轻视态度的品牌,终将为自己的短视行为付出代价。市场格局的未来走向,值得我们期待。耐克的首席执行官约翰·多纳霍曾发表过一些自大的言论,如今看来颇具讽刺意味。他对中国市场的误判,直接影响了耐克的业绩。即便后来试图挽回,也没能重获中国消费者的信赖。这再次应验了一个原则:尊重市场,才能在市场中胜出。
中国的年轻一代消费观念正在改变。他们不再单纯迷恋国际知名品牌,而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、设计及其文化内涵。
国潮的兴起,恰好映射出这一消费观念的变迁。
李宁、安踏等国内品牌,牢牢把握这一时机,依托对本土文化的深刻洞察和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解读,迅速崭露头角,成为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领头羊。易评助手卡密认为,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。这需要政府、企业和大家伙儿一起努力。政府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支持,企业要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,消费者要理性消费,多支持国产商品。只有大家齐心协力,才能让中国制造迈上新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