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于有人站出来挑战微信提现手续费了!一位刚成年不久的法学生,在用微信提现时,被高达50元的手续费惊到了。他觉得这收费太不合理,于是拉上同专业的同学,一纸诉状把腾讯告上了法庭!网友:吾辈楷模!
信源:半岛观察丨提现5万元手续费50元合理吗?上政法学生“组团”状告微信2024-09-11 20:49·半岛网
虽然50块钱,在北上广深可能只够吃一顿还不错的午餐,但在一些地方,却可能是普通人一天的收入。
而就是这看起来不起眼的50块钱,让一位名叫杨昊斌的00后研究生把腾讯告上了法庭。
导火索是微信提现手续费。
杨昊斌微信钱包里躺着5万块,想着提现潇洒一下,结果手续费就扣了小五十,心疼得他直呼肉疼。
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肉疼一下,但这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偏偏较真了。
他先去找腾讯客服理论,不出意外地只得到了机器人的官方回复:“手续费是支付给银行的通道费用”。
这答案显然不能让他满意。
杨昊斌和同学们一头扎进了腾讯历年的财报,试图从中找到“通道费用”的蛛丝马迹,结果一无所获。
一纸诉状,将腾讯告上法庭。
消息一出,立刻在网上炸了锅。
有人拍手叫好,说早就该治治微信提现收费的“霸王条款”了;也有人觉得杨昊斌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,毕竟腾讯的法务部门可不是吃素的,想从“南山必胜客”手里讨到说法,难!
杨昊斌也不是补知道这场官司像攀登峭壁,希望渺茫。但他依然选择迎难而上,即使最终跌落谷底,也能坦然接受。正如他所说,“告赢血赚,告输不亏!”
对此众说纷纭。权重大师软件的观点是,支持者认为,微信坐拥海量用户,每天仅提现手续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,而这笔钱最终流向了哪里,腾讯始终没有给出明确说法。
反对者则搬出了“国际惯例”,说国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提现手续费普遍在2%到3%,微信的0.1%已经算是“良心价”了。
双方各执一词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说实在的,微信提现收费这事儿,多多少少让人心里有点膈应。
一方面微信收费标准不透明。让人怨声载道。虽然腾讯声称手续费是支付给银行的,但具体怎么个支付法,从来没公开过。
另外优惠措施也十分“鸡贼”。微信并非没有免费提现的额度,但获取方式却十分隐蔽,而且操作复杂,普通用户很难找到入口。
最重要的是,微信支付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这种“绑定”关系让用户在面对不合理收费时,几乎没有选择权。
要么忍,要么不用。
这显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生态。
那么,微信提现手续费的背后究竟藏着哪些猫腻?
我们要弄清楚一件事:微信支付的成本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高吗?
不可否认,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,微信需要承担银行接口费、系统维护费、安全保障费等成本,但这些成本真的需要用户来买单吗?
要知道,微信支付并非慈善机构,他们每年从支付业务中赚取的利润也相当可观。
更耐人寻味的是,有业内人士透露,银行为了抢占移动支付市场,会给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一定比例的补贴。
也就是说,微信不仅没有在手续费上亏钱,甚至可能还从中获得了额外收益。
如果真是这样,那微信所谓的“通道费用”就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了。
当然,也有人为微信辩护,说他们是替银行收取这部分费用,银行才是最终的受益者。
咱们换个角度想想,银行拿着大家的钱生钱,是不是也得担起点责任,不能光顾着自己赚钱,把老百姓的事儿放一边吧?
更何况,微信支付的普及,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银行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。
说到底,这场关于微信提现手续费的争论,本质上是用户、腾讯、银行三方之间的一场博弈。
用户希望享受更便捷、更优惠的支付服务;腾讯希望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同时,最大化自身利益;银行则希望在移动支付时代来临之际,维护自身地位和利益。
追求这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,需要大家齐心协力,共同探索最佳方案。
从法律层面来说,杨昊斌的诉讼或许很难改变微信提现收费的现状,但他的勇气和坚持,却像一道闪电,撕开了移动支付行业收费乱象的一角。
而从更深层次来看,这场风波也引发了人们对互联网时代公平与利益、个体与平台关系的思考。
权重大师软件认为,当一个平台拥有了足够多的用户,它所制定的规则,是否就可以凌驾于用户权益之上?
当个体面对平台的“霸王条款”时,又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?
这些问题,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。
杨昊斌的抗争,或许只是个开始。而这场关于0.1%的较量,也远未到结束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