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黄铮要说《把资本主义倒过来》?
拼多多又是如何把所有人卷入降价螺旋?
为什么财报营收利润暴涨,拼多多却要主动砸盘?
有人说黄铮不想当首富,但归根到底,拼多多的本质,是一家伪装成电商的”保险”公司,而它的黄金时代或许马上就要结束了。
前几天,拼多多二季度财报出炉,营收大增86%,净利润翻了1.25倍,远远甩开同行,可还没等投资者开心,拼多多董事长陈磊就泼了一瓢凉水,说未来几年竞争激烈,非但不回购不分红,还要继续砸钱烧钱,等于告诉投资者,未来股价就别太抱希望了。
于是拼多多市值一夜暴跌四千亿,蒸发了1.5个京东,黄峥也身价大幅缩水,首富位子只坐了二十天就还给了农夫山泉钟睒睒。
有传言是,黄峥不愿当首富,毕竟他的身价涨太猛了,2018年67亿,五年时间就暴涨到三四千亿,这还是他持股比例从43%降到了25%的结果,否则早就把第二名甩开了。
那这种财富效应到底从何而来呢?首先是一整套卷入所有人的“降价螺旋”。
以往任何商业模式,降价只是促销抢市场的权宜之计,涨价溢价才是目的,而拼多多这里,降价是贯穿整个公司从用户行为、平台规则、运营逻辑到公司管理、组织架构全链条的唯一核心目标。
首先,作为拼多多的用户,不需要购物车,不需要货比三家,不需要凑单满减,除了分享链接摇人砍价,就是找到满意价格点击购买,等货上门,不满意就仅退款,决策过程得到了最大简化。
同时,商家开店极度便捷,审核特别简单,运营思路也简化到底,想卖得多就一个办法,全网最低价,什么质量什么服务,只要贵过同行,卖得再好也没流量,哪怕你是品牌,推广预算再高,也只能去和白牌比拼低价。
而如果一件商品有销量,哪怕被外界质疑是 “仿品” 或 “山寨”,它对消费者依然有价值,拼多多就尽可能不去干预,而是给予更多流量,反之,如果降价也没销量,那就让他自然淘汰。
供需两端思维都简化后,除了降价外,拼多多不对商品做其他价值判断,全都交给用户选择,内部组织也就不用制定花哨的KPI体系,只需要围绕少数单一考核目标,内部赛马,优胜劣汰,从上到下变成了一台高效的砍价机器,只用京东阿里员工数量的5%,就做到了更大的GMV规模,把所有人都卷进了“降价降质的螺旋”中。
拼多多这么干的最大底气,或许是一种经济下行环境中的“反向保险”思维。
创业初期的黄铮曾写过一篇文章《把资本主义倒过来》。文中他认为,保险这种作为资本主义的极致产品,根本逻辑是,抗风险能力弱的穷人向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的富人去购买安全,而富人则把穷人的钱集中在一起提高抗风险能力,去风险更大的资本市场中赚更多的钱。
由此,速评助手下载了解到,黄峥想要设计一个反向保险产品,让穷人去给富人出售抗风险能力,从富人那里占到便宜。富人则必须通过让利出血,才能从穷人那里去购买抗风险能力,这就是所谓的,让资本主义倒过来。
比如,几百几千个消费者联合起来,说想要一件羽绒服,问厂家愿不愿意生产,愿不愿意低价。厂家自然说愿意。这个过程中,穷人的降价意愿,变成了给厂家的市场保障,厂家口袋中部分的钱,就以折扣的方式回流到了穷人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