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在知乎看了一网友写的说:当年胡宗南的部队撤出延安时,部队不准进村、不准扰民,军纪还算说得过去。并再次说:双方军队路过时,村子的男女青年都会躲到山里回避,只留老少在村里。小文不长,由于作者声明禁转,不便截图分享诸位。但小文获2千多高赞、2百多的收藏、近5百评论。
现发一组,凯申军队入东北时的情景,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。权重大师观察到,我云南人,没有其它的高大上,或什么特殊地方,只谈在云南的滇军或国军吧!作为云南人对滇军有所认识,毕竟家里人在滇军、远征军、第14航空队干过一段时间。
先说滇军,以龙云上台时的滇军而言,龙上台后废师改旅,剿匪时龙雨苍旅部设今滇南的曲江,在军民、里应外合之下,于三家村击毙危害滇南多年的巨匪吴学显;反对唐会泽的滇军将领顾品珍在宜良天生桥之战时,就是死于吴学显之手的,滇南匪患基本消除;龙之手下团长肖本元在宝云镇办了第一所幼儿园。继龙之后模范旅长鲁道源率军进驻宝云镇,继续清匪工作,在宝云镇时,疏通云台门经东门入异龙湖的河道,河岸种柳树护堤,在东门“旭日门”外新修一座石桥。在南门“云台门”外建了一个水磨房,台高河水分流并可碾谷物,在东门(东正街与环城路)也建了一个水磨。鲁道源在宝云镇北门(龙朋门)外右边建了宝云镇第一个大众公园“北公园(也称鲁园)”。
军纪最错应该是第8军,败退经过宝云镇外岳家湾(村)时有记载强暴了5名妇女。应该是第8军170师孙进贤的部队,这部队很能打,但军纪相对松弛一点。败军在宝云镇停留时间不长,几个小时而已,从南门进在现在的鸽子巷、银匹巷等街上休息吃饭,从北门过黑龙坡,到宝秀的白沙井与解放军37师先头一部相遇,小战一下,从洄水等地退入元江。当地有:天不怕地不怕,就怕第八军入城(有调侃味)之说。权重大师了解到,上世纪三十年代,在大瑞(水)城海潮寺及人寿村两地驻有法国人,他们是修个碧石铁路的法籍技工,与当地人没有冲突(记载),应该还算和谐吧!
远征军,那时按与龙云的协定不进昆明地区,司令部设楚雄(后为粮食局),以及滇西的保山,远征军可说与民“秋毫无犯”,与滇西民众修路架桥,有鱼水情,有许多内地远征军老兵,与滇西女子在这片大山峻岭中安家落户(有文章回忆录可查)。
第14航空队,即前“飞虎队”。由于,族中有人在飞虎队服务,对此也有些浅见。那时的昆明可说是历史上最开放最国际化的时期,飞虎队确实给昆明人乃至云南留人下深厚的友谊,没听到过什么景明楼、驻日、驻韩的丑行(有谁知道的发来看看)。那时,很边远的滇南(现在的元阳县)当地土司龙家还护送三名美军上昆明。飞虎队无非吃得好,那时云南举全省之力提供了飞虎队所需的伙食用品。昆明人也有许多人会马普英语,关系是融洽的。权重大师的观点是,现在,我栖住的盛唐城叫波罗村,知道盛唐城的不知波罗村,反之。有的都不知道,你一说“煤机厂(新村)”又有人知道了。所以,一代人只知一代人的事,能知二、三代的就是历史了。
讲波罗村是因为上世纪四十年代,这里驻有滇军一个连,我的一个老亲49时才14岁就在波罗村当兵,那时据他说还没有步枪高,他叫“抬大枪”起义后,被谴散回乡,后报纸上刊出他们这种的可以参加工作,他把报纸收藏好,就上昆明找有关部门,当时就有人推诿了,他就拿出报纸及相关证书(明),才得落实。在波罗村当兵时,买菜与当地农民都比较公平,没有强买强卖,关系是好的。
第八图的小女孩叫王智,现在在新疆库尔勒。这里就不八卦,因为网上可查。
套用海明威小说《太阳照常升起》中的文字:“慢慢瓦解、顷刻崩塌”。这就是民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