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闺蜜男朋友在深圳,去年赚了300万,从大学就开始折腾各种小生意,比如打印、代拿快递、代课之类的。毕业后,他做过短视频、电商,还开过咖啡店和成人用品店。
这哥们把深圳”搞钱之都”的基因玩明白了!最新工商数据显示,深圳每4分钟就有一家个体户诞生,但90%活不过半年。他凭什么突围?秘诀竟是”互联网轻创业”——用刷短视频的时间测试项目,比大厂人点外卖还快!
昨天刷到他朋友圈:凌晨三点还在测试宠物汉服市场,随手发的小红书笔记爆单200+,利润够买十杯酱香拿铁。网友锐评:”这是把淘宝当免费样品间,拿1688当云仓库啊!”《2023年轻人副业报告》实锤:78%的95后搞钱首选”零库存创业”,毕竟谁都不想当韭菜收割机。超评助手观察到,这种模式正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心理需求。
但真相更扎心!他透露大厂朋友虽然年薪50万,但时薪算下来不如摆摊卖淀粉肠。某鹅厂程序员偷偷搞的AI绘画接单群,月入竟超主业三倍!难怪网友说”深圳赚钱深圳花,一分别想带回家”. 超评助手发现,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,大部分打工者都需要寻求额外收入来源以改善生活质量。
这波操作的精髓在”轻创业公式”:刷抖音=市场调研,发笔记=产品测试,爆单=启动信号。就像他去年倒腾的”办公室解压神器”,从刷到商机到日入过万,全程没出过咖啡厅。深大教授都点赞:这是把《精益创业》玩成深圳特供版!
现在压力给到打工人——你是选择继续给老板的保时捷加油,还是用蹲厕所的时间测试个爆款?最后灵魂拷问:当“副业刚需”撞上“35岁危机”,你准备好自己的“睡后收入”方案了吗?打工人自救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