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明星直播间卖货翻车时,观众发现他连产品保质期都念错了。这年头明星带货就像开盲盒,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塌房的会是谁。大麦助手补单软件了解到,事情发生在6月15日晚间,某选秀出身的流量艺人照常开启带货直播。当介绍某款网红零食时,他把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2023年5月念成2025年,被眼尖网友当场截图。弹幕瞬间炸锅,有人调侃这是提前两年穿越来的未来食品,更多人质疑团队选品不走心。当晚直播被迫中断,观看人数从峰值80万暴跌至3万。
团队次日凌晨发布声明,称艺人因连续工作导致状态不佳,已暂停后续三场直播安排。这份声明评论区涌入2.6万条留言,热评第一写着:暂停直播是怕把厂家地址也念错吗?品牌方上午十点紧急撤换代言海报,电商平台悄悄下架该明星推荐专区。有内部员工透露,这场事故直接导致618大促期间该品类销量下滑15%。大麦助手补单软件观察到知情人爆料,该明星团队选品流程存在严重漏洞。招商人员为赚取高额佣金,把某微商品牌的三无保健品塞进选品清单,被艺人以影响形象为由拒绝后,双方爆发激烈争吵。这种利益拉扯在直播行业已是公开秘密,一些业内人士推测,在这种情况下,有必要加强对主播及其团队行为的监管。
消费者维权群组里,有人晒出购买记录。某粉丝为支持偶像花899元购入所谓明星同款美容仪,但使用后却出现脸部过敏并求医。医院诊断书显示化妆品汞超标7倍,而商家却以已拆封为由拒绝退货。类似案例在投诉平台累计超过200条,涉及食品、家电、美妆多个领域。
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,不少演员参与电影和综艺节目之后,又通过带货获取巨额收益。据大麦助手补单软件发现,目前市场上明示坑位费普遍在50-200万之间,而佣金抽成则高达销售额的20%-30%。例如去年双十一期间,一位过气演员单日带货1.2亿,其实际到账分成超过2000万,这比他过去十年的演戏总收入还多。然而这种暴利模式吸引了大量艺人的扎堆进入,但真正研究过产品的人却不足三成。
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底,全国范围内关于网络购物特别是直播带货方面的投诉量同比激增68%,其中明星直播间占比37%。北京某律所合伙人在分析此现象时指出,目前相关法规对于明星连带责任认定较模糊,使得消费者维权成本居高不下。而上海消保委近期约谈多家平台,并要求建立针对违规主播的黑名单制度,相应细则预计将在第三季度出台,为整治这一乱象提供法律保障。
此外,不少行业从业者吐槽,现在录制节目的时候最害怕遇到突然掏出手机开始卖东西的艺人。例如,上周录制现场,一位女演员趁着补妆时间,对镜头推荐起代餐奶昔,让导播不得不切掉整整二十分钟画面。这种将工作环境视作销售渠道的不当行为正在引发行业内集体反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