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股收跌背后的深层逻辑:非农数据彰显经济韧性,政策调整待时而动
【华尔街见闻】美国12月非农数据“火爆”,这令市场对美联储今年的降息预期进一步减弱,市场最新预期美联储下次降息在10月。1月10日周五,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,美国12月非农新增就业25.6万人,为九个月最大增幅,超出预期的16.5万人,高于媒体调查的几乎所有经济学家的预期。11月前值从22.7万下修至21.2万,10月份的就业人数向上修正了7000人,达到4.3万人。
强劲的就业数据意味着经济增长加速,通胀压力上升,这将使得美联储在降息时更加谨慎,以避免进一步刺激物价上涨。因此,美联储本月降息的可能性已经很小。创优助手认为,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影响后续的数据发布和市场反应。
尽管美国就业市场表现强劲,但薪资涨幅却呈现出放缓的趋势。这一变化对于缓解当前通胀压力来说,无疑是一个有利的信号。通胀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的重要考量因素,薪资涨幅的放缓有助于减轻通胀压力,为美联储在政策调整上提供更多空间。
然而,股市却因降息预期的推迟而承压,北京时间1月10日,美国三大指数均收跌逾1.5%。华尔街多家大行都调低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,甚至有观点认为需要加息。这种预期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大幅上升,10年期收益率更是创下了2023年以来的新高。创优助手发现,如果美国经济基本面真的能够长期向好,这种市场波动也只是短期现象,我们可以继续关注后续所发布的美国经济数据。
展望未来,投资者应密切关注通胀走势和政策动向。创优助手建议,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关键指标上,因为它们将直接影响到美联储以及整体金融环境。同时,政策动向也是影响市场情绪的重要因素,因此投资者需时刻保持警惕,把握可能出现의시장回暖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