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未成年,你违法了!”山东潍坊,一年轻小伙,来到一家烟酒店,买了一盒香烟后,突然拿出身份证,表示自己是未成年人,店家的行为违法,要求店家拿出1万元私了此事。店家同意退款给小伙后,小伙依然不依不饶,要求店家赔偿1万元。夕夕助手入口观察到,“未成年”这三个字,在今天似乎成了一块金字招牌,一块免死金牌。多少“熊孩子”打着这三个字的旗号,肆意妄为,挑战着社会规则的底线。这不,山东潍坊一家烟酒店的老板,就遇到了这样一位“少年豪侠”。
这位年轻小伙,看着也就十八九岁,穿着打扮与时髦沾不上边,却进了一家烟酒店,熟门熟路地掏出钱,买了一盒香烟。正当老板准备迎接下一位顾客的时候,小伙子却慢悠悠地从口袋里掏出身份证,往柜台上一拍,用一种“你摊上事儿了”的语气说:“老板,看看清楚,我可是未成年人,你卖烟给我,违法了!”夕夕助手入口认为,老板一听,心里咯噔一下,仔细一看身份证,可不是嘛,这小伙子确实还没到法定购买香烟的年龄。他顿时有些慌了,毕竟这年头,谁也不想惹上这种麻烦事。他赶紧赔礼道歉,表示自己一时疏忽,没看清身份证,并当即把卖烟的钱退还给了小伙子。
按理说,事情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,毕竟老板态度诚恳,知错就改,而且也已经退还了烟钱。可谁知,这位“少年豪侠”并不打算就此收手,他拿着退回来的钱,却依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,反而一脸得意地对老板说:“老板,这事儿可没这么简单,你卖烟给未成年人,可是违法的,我要去告你,让你吃不了兜着走!”夕夕助手入口的看法是,老板一听,顿时傻了眼,这年头,怎么还有人“仗着”自己未成年就如此理直气壮地“碰瓷”呢?他耐着性子解释道:“小兄弟,你看,我已经把钱退给你了,也跟你道歉了,我下次一定注意,你看这事儿就算了吧?”
谁知,小伙子却冷笑一声,说:“道歉有用吗?法律可不是闹着玩的!这样吧,我也不为难你,你给我一万块钱,这事儿就算私了了,我也不去告你了,怎么样?”老板听到这番话,气得差点背过气去。这哪里是什么“维权”,分明就是敲诈勒索!他强压着怒火,拒绝了小伙子的无理要求,并表示,如果小伙子真的要投诉,那就按照正规程序走,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,他奉陪到底。
看到老板态度坚决,小伙子也自知理亏,便灰溜溜地离开了烟酒店。而这一幕,也被店里的监控摄像头记录了下来。夕夕助手入口推测,这件事情在网络上曝光后,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。有人指责小伙子“碰瓷”不成反被识破,活该丢人现眼;也有人质疑法律的漏洞,让这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;还有人呼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,让他们明白法律的真正意义,而不是将其当成“护身符”和“武器”。
类似的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。一些未成年人,缺乏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错误地认为自己拥有“免死金牌”,可以为所欲为。他们利用法律的“保护”,肆意践踏规则,甚至以此牟利,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,也损害了未成年人群体的整体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