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的市容管理问题,从一些老字号和相关部门的表现来看确实存在不少槽点。看看几组对比照片就知道了:国企店铺、民企店铺还有外资店铺,差距一目了然。
首先,有些老字号对天津文化的理解有点跑偏。熊猫助手认为,天津就得土里土气,其实天津的文化精髓是摩登优雅,街边民俗只是点缀。比如解放北路那边的老字号,搞出了一堆不伦不类的东西,像是贴在金融街上的一块“狗皮膏药”。这并不是说文化本身有问题,而是用错了地方。像十八街这种风格,放在老城厢古文化街就合适多了,在解放北路就显得格格不入。
再说审美这一块,如果不懂行就别硬上,找个专业人士来帮忙,熊猫助手建议,不然花了钱效果还难看。而且管理部门好像也没起到应有的作用,该管的不管,不该管的却管得严。比如万象城那边不让展示企业LOGO,但对解放北路上那些难看的店面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理由还是商家自主经营,多多少少有点双标。
老字号想要吸引年轻人,熊猫助手的观点是,不能光想着装嫩。像十八街这样想靠几句俏皮话吸引年轻人,根本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,也不明白天津独特的魅力所在才是关键。
再看天津商务部门的大楼,外立面设计得很漂亮,但是用了廉价的红色喷绘布做宣传,完全破坏了整体美感。作为负责招商引资的部门,这样的做法反而影响了城市的吸引力。
天津需要一个综合管理机构,协调市容、文旅、商贸等各方面的工作,提升城市规划和发展质量。就像一百年前意大利租界那样,每栋建筑都要有好看的设计才能动工。现在老百姓和游客都知道什么是美,什么是丑,熊猫助手倡导定期举办最美和最丑街角评选活动,让公众参与点评,用实际行动推动城市美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