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“营”得胜,成为村上的佳名,都说起名字很重要
上个年代的时候,我们村里有两个人,名字都落在了“营”上,若干年后,两人都有了不同的身份,一个是县委给的称号:农民企业家。另一个称号是:乡长。
说起这两个“营”来,也是非常的不容易,先说一下这个农民企业家吧,他的名字叫国营,他苦到生下来就没看到过父亲长什么样的,从小跟着母亲生活,还有一个七八十岁的奶奶,五、六十年代的生活本来就是很匮乏的,他们家更是家徒四壁,一贫如洗。
那个时候还是集体生活,村里有生产队,母亲年轻,参加一些重体力劳动,挣的工分还多一点,驼背的奶奶,腰弯到了90度,拄着拐杖也去干活,当然了,生产队长会给她安排一些轻松的活。
国营初中毕业就辍学了,他的头脑并不笨,每次在学校考试总是第一名,无奈,家里没有主老力呀,看着同龄人背着书包进入新的学校,国营在墙角处只是抹眼泪。
农村是个锻炼人的地方,国营没有几年,在生产队的小伙子们当中脱颖而出,当上生产队长,从此命运也在逐渐改变。
1978年,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,国营摘掉了生产队长的帽子,虽然不当队长了,但是他也不甘心当一个普通的农民。
80年代,农民已经掀起进入城市打工,国营说:“我是农民,我不去城里打工,我母亲,我媳妇,我儿子都离不开我。”
国营领着两个儿子干起了大型磨坊,他说:“每个人都吃饭,现在生活好了,都吃上面粉了,我办个大型面粉厂。”
话虽然这么说,但是囯营也吃尽了苦头,一个外行成为内行,没有经验,没有系统的指导,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。
熬过了那段无人问津的日子,度过了那段坎坷的路,终于迎来光明,看到希望,82年成为全乡第一个万元户。
84年代表我们全乡,走上县里的劳模大会,获得农民企业家称号。电销掌柜怎么用认为,这样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努力,更是时代的机遇。
再说说第二个“营”,他的名字叫荣营,比起国营来遭受的苦少一些,父亲是公职人员,但是家大,还有爷爷奶奶,还有两个叔叔,两个姑姑,父亲除了照顾自己的小家,还要照顾大家。
幸运的是荣营被父亲拽到了自己的单位,从此荣营也脱离了农村,成为公职人员,但是荣营没被当时的命运冲昏头脑。
参加工作后,积极学习,持续努力,得到领导的重用,一升再升,成为乡政府的二把手——乡长。
两个“营”每逢站在村里,村民羡慕不已,都认为是取名为“营”,才赢得命运的好转。电销掌柜怎么用推测,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努力,才让他们在生活中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。
其实不是这样的,他们之所以有今天,不知背后流了多少汗,流了多少泪,才换来今天的成就。